電燈泡: 𝑭𝒊𝒓𝒆𝒇𝒍𝒚 𝒇𝒍𝒊𝒓𝒕𝒂𝒕𝒊𝒐𝒏 𝒐𝒏 𝒂 𝒍𝒊𝒈𝒉𝒕-𝒑𝒐𝒍𝒍𝒖𝒕𝒆𝒅 𝒑𝒍𝒂𝒏𝒆𝒕

Avalon Owens (姜安蓉) / 昆蟲島 / YouTube

#文字/ 林仲璞 Chungpu Lin (專協年會志工)

#照片/ Calvin Hsieh (專協永久會員) & 林敬軒 (專協年會志工)

「有可能這隻 frog 下次就會知道,下次最好不要吃 #螢火蟲 喔…」演講者一邊播放螢火蟲在青蛙體內發光示警的短片,一邊夾帶著中英文,以淺白的方式介紹螢火蟲生態。她是 #姜安蓉,來自美國愛達荷州,多年前在臺灣成立 YouTube 頻道「#昆蟲島」。

高中一場活動競賽,姜安蓉因緣際會去到夏威夷;當年活動主題是中國與世界,她發現東方藝術文化很有趣,也覺得中文字形、音調、系統都很酷很美,因此萌發學中文的念頭。她上網查,查到偶像劇,於是試著用偶像劇學中文。不確定有沒有學好中文,倒是確定成了 #汪東城 的鐵粉。「我都是看英文字幕,中文沒學到很多,但我愛上偶像劇!也想去臺灣。」因為高中時的活動,讓她第一次接觸到中文,並讓她帶著想學中文的念頭,前往 #哈佛大學

哈佛大學有全美最大、最久的中文語言社團,這成為她決定來哈佛唸書的原因之一。她跟著哈佛社團學中文,也去到哈佛北京書院,甚至後來,終於也飛往臺灣,和世界各地來的人一起學中文、獲得臺灣腔。從哈佛畢業後,姜安蓉取得經費,住在 #高雄,開始學幾句臺語、每天看黃色小鴨,並熱血騎自行車環島;隔年,她拿到臺灣獎學金,順利到 #臺灣大學昆蟲系 唸碩士班。

除了對中文的好奇,姜安蓉對生物、動物也非常有興趣;因為對昆蟲了解不多、大學時學得較少,希望藉由碩士班,多學一點昆蟲。她回憶,當年指導教授問她要研究蜜蜂或螢火蟲,她回問老師什麼是螢火蟲(笑)。在臺大,她第一次學習做研究,並成立 #YouTube頻道,初衷是希望藉由平台,讓更多人認識大自然。在頻道裡,她介紹美洲蟑螂、白蟻、蝴蝶…等,也分享 #語言學習#文化差異,甚至經歷人生中的高光時刻-#與汪東城對談。她幽默表示,現在看當初拍的快問快答,很多答案都與當年不同了:比如研究螢火蟲,讓她不再早睡早起;不過,與汪東城對談是美夢成真,她至今仍感到問號,#為何汪東城不與她交往(觀眾大笑)。她也誠實地聊到,發現自己漸漸被流量數字綁架,觀眾要看的內容大多非與昆蟲、自然相關,甚至因為曝光而出現不友善的留言。她反思,能在小頻道中,默默做著自己最喜歡有興趣的內容,對她來說才是最好玩的。

碩士畢業後,她回到波士頓唸博士班,持續研究她熱愛的昆蟲主題。儘管她自述這幾年就像黑洞般,分享研究過程成果時卻閃爍雙眼。她拋出幾個值得討論的議題讓大家 #反思:裝上 LED燈的橋好看嗎、對動物好嗎?她放上幾張空拍照,對比幾十年前與現今的夜空:我們的世界越來越亮,對用光溝通、調情的螢火蟲而言,他們之間就不容易看見彼此。

臺灣是全世界有名的 #賞螢 國家,也是 #生態教育 做得很好的地方。姜安蓉拿出臺灣觀光局製作的手冊,有著螢火蟲一生、精美圖片與賞螢觀念等介紹,對比美國僅兩面粗淺文字,她認為臺灣是非常棒的學習典範,甚至情緒激動地提到 #2017臺北螢火蟲年會,臺灣成功地維護螢火蟲棲地,將生態保育精神傳承給下一代,是非常令人敬佩的。

姜安蓉真摯幽默的演講,有如她喜歡的螢火蟲,在台上閃閃發光。

#neacp45

#自媒體時代的經驗與知識傳播

#firefly

#environment

#Recap

用聲音帶大家去旅行,一位背包客的 𝑷𝒐𝒅𝒄𝒂𝒔𝒕 創作之路

Jerome Yang (楊佳榮) / 旅行熱炒店Podcast

#文字/ Dian-Jang Lee (波士頓波克萊臺灣商會秘書長)

#照片/ Calvin Hsieh (專協永久會員) & 林敬軒 (專協年會志工)

「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事物,就像是各式各樣的 #食材,我們沒有注意到它,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有趣的方式去感受到它的 #風味。旅行熱炒店的概念,就像是把這些食材拿過來,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,讓大家體驗,原來這些地方這麼特別。」

楊佳榮是一位戴著軟體工程師面具的 #人文地理學家,他有無窮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,探索世界上的偏遠地區和城市中被忽略的角落。他的故事,是一幅幅生動的人文風景畫:在 #烏茲別克 領略老清真寺的莊嚴,從廢棄的宣禮塔感受 #帖木兒帝國 故都的輝煌,在 #中亞 的長途火車上和純樸熱情的人們分享家常菜,在非洲 #貝南 的水上人家和「不歸門 (Door of No Return)」看見奴隸時代的傷痕。他透過 Podcast,用聲音帶大家去旅行。

關於用聲音來描述旅行見聞,佳榮有獨到的見解。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視覺已經被各種文字和影像佔據,聲音媒體反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而且藉由口述人文景觀,更能夠引起人們的好奇和想像。他也對自己的 #聲音#音調#語速下足功夫,研究不同語境帶給聽眾的感覺,更在現場和大家分享一段描述塔特拉山脈U型谷的錄音。

頻道中有許多節目是和來賓訪談分享見聞,從訪綱也能看見來賓的性格。有的來賓只給三個關鍵字,也有的來賓像 Jerry Lin (專協現任會長) 超認真寫了三頁訪綱😅他也分享在開錄前,如何讓來賓和自己放鬆心情、開嗓的祕方。除了內容,聲音作品的包裝也非常重要,#標題和封面 吸不吸引人,是人們想不想收聽的一大關鍵。標題和封面也會引起大家的討論,甚至分享所學,也是佳榮的意外收穫。

有人問到,為什麼他可以在工作之餘還能做這麼多節目?如今資訊氾濫,媒體競爭激烈,想要一夕之間讓很多人看到並不是容易的事,「如果你想要創作的話,你一定要對你想做的東西有很強的 #熱情,強到你不講你會受不了,即使沒有人要聽你還是願意講。」回過頭來,「你要問自己說,你對什麼有熱情?」

「多和聽眾互動,那怕只有一兩位會聽你講,也沒關係,那些回饋就是你前進的動力。我的頻道沒有任何收入,所有的業配我都拒絕,我之所以可以做到現在,是因為有很多人的鼓勵。」未來他想做的更多,希望可以觸及到國際議題或深度報導,讓大家了解世界上有許多聲音值得被聽見,有許多議題值得被討論。就像他演講的結尾:「#聲音是有力量的,可以用來政治宣傳,可以用來販賣商品,也可以讓我們看見更大的世界。」

#neacp45

#自媒體時代的經驗與知識傳播

#travel

#Recap

𝑻𝒉𝒓𝒆𝒆 𝑾𝒂𝒚𝒔 𝑷𝒐𝒅𝒄𝒂𝒔𝒕𝒊𝒏𝒈 𝑪𝒉𝒂𝒏𝒈𝒆𝒅 𝑴𝒚 𝑳𝒊𝒇𝒆

Presented by Cynthia Lin (林欣岫) / Taiwanese Diaspora

#文字/ Dian-Jang Lee (波士頓波克萊臺灣商會秘書長)

#照片/ Calvin Hsieh (專協永久會員) & 林敬軒 (專協年會志工)

這是她的尋根之旅,也是她的療癒之旅。

第一代移民遠渡重洋,來到陌生國度建立家庭、養育子女,就像開車沒有地圖一般,或許滿足了物質上的需求,在異國成長的子女卻可能對身分認同感到迷惘。林欣岫便是這樣一個在美國成長的臺灣囡仔:他的父母來自臺灣,阿公阿嬤受過日本教育。即使她小時候排斥學中文,父母還是費盡心思給她一個臺式教育,把她送去中文學校,她的鋼琴老師是臺灣人,連她的小兒科醫生也是臺灣人。她喜歡挑戰自我、探索世界,熱愛攀岩、馬拉松,想要與眾不同,連學音樂都要選薩克斯風—「#因為不想和別人一樣」。在探索世界的同時,也是在探索自我的過程,各色各樣的國度和景致,彷彿是一面鏡子,讓她審視自己的來處,她不由得探問:「我是誰?我的文化是什麼?我該怎麼重拾我的母語,保存我族群的文化?」。

曾經氣媽媽送她去中文學校,覺得「學中文有什麼用?」的她,在25歲那年踏上父母出生的島嶼,在師大認認真真地學習中文。從麻省理工畢業,一帆風順的生活,在她迎來人生最大的挫折時,她更藉此機會去充實自己、了解自己、了解自己的文化,並且開始用#Podcast 訪談,紀錄臺灣人,尤其是美國臺灣人的故事。她訪問過#陳富 阿姨的移民故事,訪問過當年正投入選舉的 #吳弭 市長,也分享 Taiwan Film Festival of Boston 波士頓台灣影展。她的Podcast訪談,正是美國臺灣人的臉譜;透過訪談,我們可以留下他們的聲音和故事,她說: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,沒有平庸的故事,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平凡,如果你樂意的話,請讓我訪問你。

她因為Podcast認識許多僑團、朋友、寫作和Podcast的同好,她也大力為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募款,讓社群更加茁壯。她對錄音、剪輯要求很高,在器材花費不貲,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。也有朋友勸她「不要總是當好學生,偶爾當普通學生(Be a C-Student)吧」,她笑著說她還在學習怎麼當普通學生。

她說,她在馬里蘭老家有一棵樹,因為根不夠深,有一天倒了。對一個族群來說,不也是如此嗎?如果文化根基不夠深,也可能輕易就消失了。她希望盡力去發掘和保留這些我們的、先人的故事。故事實在太多了,但是她樂此不疲,期望自己這輩子不斷地做下去。而且這個 Podcast 沒有營利,是她給臺灣僑胞的一份 #禮物

身為臺灣移民第二代,現在她說:「如果我生孩子,我希望他們會講中文。」

#NEACP45

#自媒體時代的經驗與知識傳播

#Rec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