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erome Yang (楊佳榮) / 旅行熱炒店Podcast
—
#文字/ Dian-Jang Lee (波士頓波克萊臺灣商會秘書長)
#照片/ Calvin Hsieh (專協永久會員) & 林敬軒 (專協年會志工)
—
「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事物,就像是各式各樣的 #食材,我們沒有注意到它,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有趣的方式去感受到它的 #風味。旅行熱炒店的概念,就像是把這些食材拿過來,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,讓大家體驗,原來這些地方這麼特別。」
楊佳榮是一位戴著軟體工程師面具的 #人文地理學家,他有無窮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,探索世界上的偏遠地區和城市中被忽略的角落。他的故事,是一幅幅生動的人文風景畫:在 #烏茲別克 領略老清真寺的莊嚴,從廢棄的宣禮塔感受 #帖木兒帝國 故都的輝煌,在 #中亞 的長途火車上和純樸熱情的人們分享家常菜,在非洲 #貝南 的水上人家和「不歸門 (Door of No Return)」看見奴隸時代的傷痕。他透過 Podcast,用聲音帶大家去旅行。
關於用聲音來描述旅行見聞,佳榮有獨到的見解。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視覺已經被各種文字和影像佔據,聲音媒體反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而且藉由口述人文景觀,更能夠引起人們的好奇和想像。他也對自己的 #聲音、#音調、#語速下足功夫,研究不同語境帶給聽眾的感覺,更在現場和大家分享一段描述塔特拉山脈U型谷的錄音。
頻道中有許多節目是和來賓訪談分享見聞,從訪綱也能看見來賓的性格。有的來賓只給三個關鍵字,也有的來賓像 Jerry Lin (專協現任會長) 超認真寫了三頁訪綱他也分享在開錄前,如何讓來賓和自己放鬆心情、開嗓的祕方。除了內容,聲音作品的包裝也非常重要,#標題和封面 吸不吸引人,是人們想不想收聽的一大關鍵。標題和封面也會引起大家的討論,甚至分享所學,也是佳榮的意外收穫。
有人問到,為什麼他可以在工作之餘還能做這麼多節目?如今資訊氾濫,媒體競爭激烈,想要一夕之間讓很多人看到並不是容易的事,「如果你想要創作的話,你一定要對你想做的東西有很強的 #熱情,強到你不講你會受不了,即使沒有人要聽你還是願意講。」回過頭來,「你要問自己說,你對什麼有熱情?」
「多和聽眾互動,那怕只有一兩位會聽你講,也沒關係,那些回饋就是你前進的動力。我的頻道沒有任何收入,所有的業配我都拒絕,我之所以可以做到現在,是因為有很多人的鼓勵。」未來他想做的更多,希望可以觸及到國際議題或深度報導,讓大家了解世界上有許多聲音值得被聽見,有許多議題值得被討論。就像他演講的結尾:「#聲音是有力量的,可以用來政治宣傳,可以用來販賣商品,也可以讓我們看見更大的世界。」









